光源与照明工程系

复旦大学电光源研究始于1960年,由蔡祖泉教授带领团队克服困难,成功研制我国第一只高压汞灯等多类光源,到1965年又先后研制成功了碘钨灯、长弧氙灯、超高压球形氙灯、超高压汞灯、空心阴极灯、氢(氘)弧灯、同位素氪(86)灯等十余类照明光源和仪器光源,大大缩短了我国电光源研究水平与国际上的差距。开启中国电光源从白炽灯到气体放电灯的飞跃。1973年起培养专业学生,为行业发展输送人才。1978年成立电光源研究所,开展气体放电、光源化学等研究,研制多种新光源与测试设备。1984年成立光源与照明工程系,形成教学、科研、开发、推广一体化机制,培养复合型人才。

在过去十年中,坚持以国家需求为导向,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积极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等多项战略科研项目,涵盖新型光电器件、智能电网、可见光通信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就,相关研究成果不仅在学术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也在实际应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高水平人才引育方面,多名教师入选国家和上海市的高层次人才计划等。

光源与照明工程系在国际顶级期刊如Nature子刊等发表了数百篇高水平学术论文,荣获了多项国家和省部级奖项,包括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以及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等,积极编著和出版了多部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教材和专著,展现了其在光源与照明领域的卓越科研实力、人才培养和学术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