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上海市人民政府联合制作的CMG科创晚会于在CCTV-1黄金时间档播出,智能机器人与先进制造创新学院、智能机器人研究院甘中学教授团队研发的第三代“光华一号”人形机器人在晚会中精彩亮相。
在晚会“高校乐队与科技搭档”节目中,“光华一号”人形机器人作为“科技搭档”与复旦大学学子一起演唱自创RAP歌曲,展示了复旦大学科技创新的青春力量,赢得现场满堂喝彩。
项目负责人刘力政老师介绍:“光华一号”是情感陪护型人形机器人,它不只干活,还能心理陪护、提供高情绪价值。它拥有一双仿生章鱼触手设计的灵巧手,可以实现握、抓、夹、勾、感知等能力。

从接到任务到参加现场演出,团队在不到两周的时间里完成了演出设计。根据“光华一号”的身体比例重新设计制作了仿生灵巧手,并集成到机器人的控制系统中。由于RAP的节奏很快,为了在表演中机器人的动作跟上音乐节奏,团队设计了一套关节柔性控制算法,并优化了底层通信代码,将通信延迟控制在1ms以内,最终保证了“音乐节奏-肢体动作”控制实时性。高节奏的动作对双足人形机器人稳定性带来很大挑战,团队通过强化学习的方法,训练了一套基于质心控制的行走控制模型,确保了机器人在表演中身体平稳性。
在节目表演中,“光华一号”人形机器人和主持人进行了自然的交互,其背后是一套自研的多模态情感交互大模型,在大模型的驱动下,“光华一号”可以察言观色,并且根据聊天情境做出不同的表情。
智能机器人与先进制造创新学院副院长、智能机器人研究院院长甘中学教授表示,“我们正在打造以人形机器人为核心的无人化护理康养示范应用场景,将构建人机物三元协同、全链条智慧康养新生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