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简介
平台于2021年12月由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批复(项目编号:21DZ2292600;项目名称:上海市智能视觉人因工程专业技术平台;平台主任:林燕丹),于2024年1月由上海科委组织验收通过,并审核名称为“上海市智能系统人因工程专业技术服务”。平台由复旦大学、光华临港工程应用技术研发(上海)有限公司(复旦临港产业化创新平台)主要承建,联合上海机动车检测认证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商飞民用飞机模拟飞行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复瞻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上海馥盾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智能汽车人机交互视听安全联盟等多家单位共建,凝聚了智能科学、光电工程、生物学交叉学科团队,研究光等环境对人体行为和绩效的重要关键影响机理,提炼智能系统人因工程学共性规律和学科特征,并将相关科研服务于大交通和智能先进制造领域的安全、高效、舒适、宜人的产品设计和应用。
聚焦领域
复杂系统人因工程、人机交互和融合,包括汽车、飞机、高铁、船舶、人居环境等
建设内容
人因工效测试系统方法论的建立及人因工程学大样本数据库的建立
基于智能传感技术的环境精准控制和反馈系统、结合深度学习的多领域人因工程创新方案、基于视觉人因的人机融合评估系统。
开展人因工程领域的学术交流、科研合作、科学普及、产学研协同创新等活动
平台定位
打造智能系统人因工程创新中心、产业化服务中心、人才培养中心。
实验基地
覆盖汽车、飞机、睡眠、光健康等多领域的人因研究平台,实验基地2300㎡,包含睡眠研究实验室、光环境参数测试实验室、交通光环境人因测试实验室、任意光环境视觉感知评估实验室、颜色视觉与影像实验室、VR、显示、模拟驾驶实验室、天空光环境模拟实验室、汽车光环境模拟实验室、皮肤工效实验室、系统生物学和高原预习服实验室。
建设成效
知识产权申报。对外提供公共服务的过程中,结合项目服务实际开展情况,积极申报知识产权,现已申请知识产权25项,包含15项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和7项软件著作。入围长三角高价值专利运营大赛百强。
举办影响力活动。联合举办中国国际汽车照明论坛(https://www.ifal-forum.com/)、人因照明与颜色科学学术论坛等,累计参会人员1200余名,参会企业450余家。汇聚全球顶级学术界和产业界的企业嘉宾,共同探讨AI技术在汽车照明中的最新研发、市场趋势及视觉科技领域的前沿热点话题与创新科研成果。
技术服务。向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华域视觉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等企业提多个人因工程项目服务,为服务企业的产品设计与评估提供了指导和支撑。
部分项目列表:
¡ 动车组车内光分布特征影响分析及光环境视觉舒适度;XX轨道交通集团公司;2024.11-2025.12
¡ 座舱光环境人员适应性工效实验评价方法研究;XX航空集团;2024.7-2025.6
¡ 人体生物节律对光的响应规律实验设计、实施和分析研究;XX船舶集团公司;2023.12-2024.8
¡ 汽车外饰灯对观察者识别车辆和注意力分散影响的研究;国际汽车照明和光信号专家委员会;2022.12-2024.12
¡ 驾驶舱照明试验方法及评估;XX航空集团公司;2021.7-2023.6
¡ 基于人因工效学的立体体验参数研究技术合作项目;某头部科技企业合作项目; 2021.10-2022.10
¡ 基于DMD的高分辨率光束系统关键模组研发;某头部科技上市企业合作项目;2021-2023年
¡ 车内照明人因工程光环境设计与评估平台;XX轨道交通集团公司; 2021.3-2022.11
¡ 光照对人体节律影响的研究;某照明科技公司;2021-2022;
¡ 环境类非侵入式可调控人体效能维持与提升技术研究;某船舶工业研究院;2020-2021
学术平台建设
牵头成立中国创造学会人因工程与产业创新专业委员会(http://chinaccsis.com/Data/View/796),推动人因工程学科建设与产业技术创新和发展,促进研究与成果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