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新闻动态

无处不在的智能体,无限可能的复旦人 ——欢迎报考智能机器人与先进制造创新学院

时间:2025-06-11来源:复旦大学智能机器人与先进制造创新学院

  • 首页  新闻中心  新闻动态无处不在的智能体,无限可能的复旦人 ——欢迎报考智能机器人与先进制造创新学院

院长寄语:面向国家制造强国战略需求和全球智能科技发展前沿,复旦大学智能机器人与先进制造创新学院聚焦打造面向未来无处不在的“智能体”,服务人类社会的未来变革。学院致力于培养具备宽广视野、坚实数理与人工智能基础,能够融合科技创新与工程实践的“干细胞式”拔尖人才。我们秉持“理工融合、知行并重”的育人理念,打造“本研融通”的成长路径,开设面向未来的跨学科前沿课程,引导学生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中实现自我价值与科技突破。欢迎报考,我在复旦等你!


智能机器人与先进制造创新学院的组建,是学校在新时代背景下对学科布局的战略性调整,也是对国家重大需求的积极回应。学院由智能机器人研究院、可信具身智能研究院、智慧纳米机器人与纳米系统国际研究院、航空航天系、光源与照明工程系、超越照明研究所等多家单位整合而成,其创建历程充分体现了深厚底蕴与新兴力量的融合。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汇聚了一批专业背景多元、学科结构合理、富有学术活力的教学科研队伍。现有教职工152人,其中教学科研岗位教师105人,包括两院院士1人、外籍院士3人、正高级职称50人,副高级职称43人,另有工程师10人。学院国家级杰出人才比例超过25%,包括国家级高层次人才计划入选者16人次、国家级青年人才计划入选者11人次,上海市人才计划入选者28人次。

学院拥有大型客机集成技术与模拟飞行全国重点实验室(共建)、智能机器人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上海智能机器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市智能视觉计算协同创新中心、上海市综合能源系统人工智能工程研究中心、上海市碳化硅半导体功率器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北斗智慧应用创新研究中心、上海视频技术与系统工程研究中心、上海市智能系统人因工程专业技术服务平台等9个国家级、省部级科研平台。



学院科研成果荣获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中国自动化学会自然科学奖、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优秀科技成果奖、吴文俊人工智能科技进步奖等多个奖项。

学院高度重视人才培养,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三个一级学科为支撑,构建以“课程改革—科创实践—选拔机制”三位一体的拔尖人才培养路径。通过多学科协同和多领域交叉融合,致力于培养具备宽广视野、坚实数理与人工智能基础,能够融合科技创新与工程实践的“干细胞式”拔尖人才。秉持“理工融合、知行并重”的育人理念,学院建立了“本研融通”的人才培养路径,开设了面向未来的特色跨学科系列前沿课程。

学院主动对标重点企事业单位及市场重大需求,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已与17家智能机器人与先进制造领域的头部企业(如宇树科技、节卡机器人、英特尔、欧普照明、中国商飞等)建立教学实习(实训)基地,以产教融合的方式培养学生的科研和实践能力,合力打造集协同育人、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为一体的产学研用实践平台,引导学生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中实现自我价值。



热忱欢迎各位学子报考复旦大学智能机器人与先进制造创新学院!在这里,你将踏入智能体科技的前沿领域,开启一段探索机器人奥秘、引领先进制造变革的精彩旅程。

顶尖的师资团队、前沿的科研平台、丰富的实践机会,都将为你实现梦想插上翅膀。让我们携手共进,创造未来智能体时代的辉煌!


文案编辑:马文元、杜颖

审  核:方虹斌、柴宏宇


分享文章